11月28日,周剑大使在官邸举行记者会,卡塔尔《半岛报》、《卡塔尔论坛报》、《旗帜报》、《东方报》、《祖国报》、《亚洲电讯报》以及半岛电视台等近10家主流媒体记者出席。记者会期间,周剑大使重点围绕涉港、涉疆、中国经济形势、中卡经贸合作等问题同在场记者进行深入互动交流。主要内容如下:
一、您怎么看待美国总统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几个小时前,美方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这个所谓法案打着“人权”、“民主”的幌子,罔顾事实、颠倒黑白,支持暴力、煽动违法,充斥着强盗逻辑,严重干涉香港事务,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个所谓的法案就是一场闹剧,一个人权纪录劣迹斑斑的国家却到处充当人权的教师爷,一个口口声声反对干涉本国大选的国家却公然把干预的黑手伸向他国。这个所谓的法案也是一本典型的反面教材,向国际社会清晰地揭示了,什么是赤裸裸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什么是双重标准和政治虚伪,什么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
美方的做法性质极其恶劣,用心十分险恶,其根本目的是夺取香港管治权,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破坏“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破坏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有句话说得好,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我们要正告美方,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政府和势力都无权干预。我们也要正告美方,所谓的法案只是一张废纸,你们的图谋是徒劳的,是痴心妄想的,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14亿中国人民不答应,国际社会不答应。
我想再次强调,中国政府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美方倒行逆施在当代国际关系史上留下了黑暗的一页、恶劣的记录。我们奉劝美方不要一意孤行,否则中方必将予以坚决反制,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必须由美方承担。
5个多月来,香港持续发生激进暴力犯罪行为,已经将香港推到了极为危险的境地。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反中乱港分子用砖头砸死一名年近七旬的清洁工,向一名反对他们破坏活动的老人浇淋易燃液体并点火焚烧。他们甚至围攻在英国出席活动的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并将她推倒致伤。上述惨无人道的罪行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
止暴制乱、恢复秩序依然是香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倘若暴力不止、法治不彰,不仅市民生活难有安宁,香港发展更将寸步难行。日前,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时,就当前香港局势表明中国政府严正立场,强调中国中央政府将继续坚定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坚定支持香港警方严正执法,坚定支持香港司法机构依法惩治暴力犯罪分子,保护香港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香港繁荣稳定。
二、几天前,《纽约时报》披露了一些关于新疆问题的“内部文件”,您对此怎么看?
我曾多次就新疆问题同大家进行过交流,介绍新疆反恐和去极端斗争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打击恐怖和极端主义是世界上任何一个负责任政府的职责所在。美西方那些“选择性失聪”的媒体不会告诉大家,1990年至2016年底,新疆发生了数千起暴恐事件,造成大量无辜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没有安全和稳定的环境,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人权保障就无从谈起。面对严峻的反恐形势,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既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又重视开展源头治理,依法采取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等一系列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及去极端化举措,极大扭转了新疆的安全形势。新疆已经3年没有发生过暴恐事件,人民群众可以自由地逛商场、游公园、下馆子,大家的脸上洋溢着轻松愉快的笑容,去年就有1.3亿游客到新疆旅游。新疆各族人民生命权、健康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2018年底以来,70余批国家和地区官员、国际组织、新闻媒体、宗教团体、专家学者等千余人参访新疆,纷纷称赞新疆反恐、去极端化工作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今年3月,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通过决议,赞赏中国关怀穆斯林群众所作的努力。今年7月,50余国常驻日内瓦代表联名致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和人权高专,赞赏中国在反恐和去极端化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权。第74届联大三委会议期间,60多个国家踊跃发言,称赞中国新疆巨大的人权进步。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国际社会对新疆人权事业发展成就自有公论,说明某些西方国家妄图通过抹黑新疆诋毁中国声誉的阴谋不会得逞,说明西方在反恐和人权问题上大搞双重标准的做法不得人心。
我知道大家近期都很关注《纽约时报》对新疆的报道。我想告诉大家,编造假新闻博眼球,是《纽约时报》的惯用伎俩,该报也屡屡因造假陷入信任危机,就连美国总统都斥之为假新闻。此次《纽约时报》杜撰编造关于新疆的假新闻,无非是故伎重演,根本不值一驳。这一卑劣行径,必将为国际社会有识之士所不齿。
在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同时,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每年中央政府向新疆自治区转移支付3000多亿元人民币,投入大量技术、资金和干部帮助新疆建设基础设施、开展人才培训、指导投资兴业。我们还动员北京、上海、广东等19个省市对新疆每一个州县开展对口援助,逐家逐户进行精准扶贫,极大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给新疆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相信任何一个不持偏见的人都会对这些变化感到鼓舞。
我想在此重申,中国会坚持办好自己的事情,继续把新疆发展好、建设好。一个越来越美丽、安全、繁荣、和谐、开放的新疆,就是对个别媒体和个别势力最有力的回击。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充满了信心。在座的部分媒体朋友曾去过新疆,相信你们都亲眼看到了新疆民众安居乐业、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与西方的报道完全不一样。今后,我们也将邀请更多媒体朋友们去新疆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个真实的新疆,并向卡塔尔民众介绍一个真实的新疆。
三、您能否介绍一下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形势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合理区间。1-9月,GDP达7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名义增长8.8%。就业、物价保持稳定,1-9月,CPI保持温和上涨,平均涨幅是2.5%。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这些主要经济指标表明,中国经济的肌体是健康的。
二是经济增长新动能强劲。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1-9月,日均新增设企业1.99万户。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达8.7%,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快3.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6%,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8.9%。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引擎更多、后劲更足。
三是经济回旋空间巨大。国内市场潜力不断释放,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和增长8.2%,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0.3%。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1-9月中国对东盟、欧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11.5%、8.6%和9.5%,明显快于全部进出口增速。在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萎缩背景下,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5%。同时,中国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客观上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城镇化依然潜力巨大,这些都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广阔回旋空间。
四、请介绍一下不久前在多哈召开的中卡经贸联委会情况
2019年11月16日至17日,为落实中卡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卡塔尔经贸联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多哈召开。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与卡塔尔商业和工业大臣库瓦里共同主持会议。双方均派出了阵容强大的经贸代表团,包括两国政府部门、商协会、金融机构和企业等10多个单位代表,涵盖两国贸易投资、能源、工业、金融、高新技术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会后双方签署了联委会纪要。会议取得以下成果:
第一,发出了维护自由贸易、捍卫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信号。当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严重冲击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阴影。中卡同为世界贸易组织重要成员,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自由贸易支持者和多边贸易体制建设者,双方都强调将致力于开展透明、非歧视、开放、自由和包容的国际贸易,全力支持以规则为基础、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这次会议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双方维护自由贸易、捍卫多边贸易体制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
第二,回顾了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成果。卡塔尔是中国在中东海湾地区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也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两国经贸合作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双边贸易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卡塔尔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卡塔尔是中国第二大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国。2018年双边贸易额达116亿美元,同比增长43.8%,中国自卡塔尔进口的LNG占其全球进口总量的23.5%。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广泛参与了卡塔尔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交付了哈马德港防波提、哈马德机场跑道等项目,目前正在积极实施2022世界杯足球赛主场馆、战略蓄水池和5G通信网建设等重大项目。中国企业展现的“中国速度”、“中国技术”、“中国质量”,赢得了当地业主和同行的赞誉。三是金融合作不断深化。多哈人民币清算中心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第一家清算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在卡开设的分行已成为卡塔尔金融中心资产总量最大的两家银行,两家银行70%的资金都投给了本地企业,为服务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多元化做出贡献。四是双向投资进展积极。中国福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别和卡塔尔自由区签署了合作协议,不少中国企业来卡自由区考察调研,探讨以自由区为平台开展对地区的投资合作。卡塔尔投资局等机构看好中国市场发展前景,正在探讨新的投资机会。两国投资合作迈进蓬勃发展的春天。
第三,规划了今后几年经贸合作路线图。一是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卡塔尔是最早响应和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也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卡国际化程度高,资金充裕,营商环境优良,双方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广阔。双方同意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的对接,推进中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二是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卡是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LNG消费国和潜力最大的LNG市场。当前,中国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国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预计未来需求量将占全球LNG需求增长的50%。中方愿意进一步深化两国现有能源贸易,愿积极与卡方构建贸易投资交融、上下游一体化的深度能源合作格局。
三是打造投资和金融合作亮点。中国有近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正在从高速度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去年以来,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热潮,特别是出台了《外商投资法》,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设立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为包括卡塔尔在内的各国带来更多投资机会。此外,中方近期还出台了一系列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举措,进一步改善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投资和经营环境。中方愿与卡方积极探讨在双边经贸活动中扩大本币使用范围,促进两国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也愿探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投资合作机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四是开拓基础设施和工业领域合作。今年1月,塔米姆埃米尔访华期间,中卡两国政府签署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协议。双方同意以落实协议内容为契机,扩大基础设施合作,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在工业领域,卡塔尔正在大力推进自由区建设,中方愿与卡方加强相关经验交流,分享中国发展经济开发区和自贸区的经验,欢迎卡方派团参加中国各类贸易投资博览会,宣传推介自由区的优惠政策。
五、27日至28日,中东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请问中方举办论坛的考虑是什么?
当前,中东地区很不太平。海湾局势持续紧张,热点问题快速演变,多国政局动荡难平,地区混乱给恐怖势力卷土重来提供了可乘之机,并造成严重外溢影响。中方高度重视中东和平与安全。去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讲话中提出,要加强中阿安全对话协商。为此,11月27日至28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中东安全论坛。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形势下的中东安全:挑战与出路”,来自中东及域外有关国家的外交、安全领域官员、学者以及中方政府部门、智库专家等近200人出席。卡塔尔国家反恐委员会主席、内政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安萨里,外交学院院长霍尔,哈马德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莱特等四人与会。论坛期间,各方重点围绕地区公平正义、多边主义、发展促安全、文明对话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见出席中东安全论坛的外方嘉宾,表示实现中东持久和平,是地区各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王毅指出,打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中东安全架构,一是要坚持政治解决的正确方向,二是要捍卫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三是要发挥联合国的关键作用,四是要形成地区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合力。中国从不干涉中东国家内政,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主持公道。中国将坚定地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稳定的促进者、中东发展的贡献者。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表示中东是中国同世界交融互动的重要板块。中东的和平安全、稳定发展是中国的期许所向、利益所在、担当所系。中方希望通过举办中东安全论坛,为各方在中东安全治理领域打开新思路、探索新方式提供有益平台。中方认为,构建中东安全,要以公平正义为基础、以多边主义为平台、以共同发展为涵养、以综合反恐为保障、以共同命运为依归。中国始终站在中东国家和人民一边,为捍卫公平正义、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不懈努力。中国将继续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支持通过政治对话解决矛盾冲突、通过合作应对共同挑战。中方愿同有关各方携手努力,为维护中东稳定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为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作出应有贡献。
与会各方就以下问题达成了共识:一是普遍认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二是要以公平正义的方式解决巴以问题等中东地区热点问题;三是要充分发挥发展在中东治理上的作用;四是要推动反恐和去极端化合作并加强文明对话,促进相互理解与合作,杜绝双重标准。